□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红勋 通讯员 姬冠鹏 买瑞阳 文图
本报讯 焊花飞溅,机器轰鸣。7月15日,在叶县常村镇的国家管网集团平顶山储气库联络管道施工现场,200余名工人正操纵40余台机械设备,将银灰色的管道精准吊装入沟。
这条投资58亿元的能源动脉,将把西气东输二线的天然气输送至叶县盐田深处的地下宫殿——而就在1个月前,这座地下宫殿刚刚迎来历史性突破。
叶县储气库HYK4、HYK5两口造腔井成功完成气密封试压及氮气阻溶造腔投产。该项目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三项国内首创:首次采用“新腔+老腔”建库模式提升效率;国内首家全过程应用氮气阻溶工艺;成功研发国产气腔声呐探测仪,一举打破国外26年技术垄断。
此刻的地下盐穴中,卤水正以精密计算的速度改造地质结构,已完成造腔井3口、完腔井1口,配套改造站场2座,累计造腔量达50万立方米,新建成的6.69公里注水管道源源不断输送着“雕刻”盐腔的溶液,为华中储气枢纽筑牢地基。
工地的轰鸣声尚未停歇,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生产线上已奏响新的乐章。河南隆鑫机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焊接摩托车车架,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台新车下线。“产量同比增长33%,出口飙升70%!”企业总经理刘景龙举着最新外贸订单说道。
“项目建设、生产车间捷报频传,是我们落实‘工业立县、兴工强县’的缩影。”叶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苏峥手持最新成绩单:2025年全县谋划40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达249亿元;前五月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75.3%,其中3.6亿元技改资金为传统产业装上智能引擎。
维中科技医药中间体试产、光伏组件一期项目开建、芳纶Ⅲ项目加快建设、尼龙科技公司一季度产销数据双双飘红——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工程,正将工业“规划图”转化为发展“实景图”。
叶县践行“工业立县、兴工强县”战略,立足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和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两大平台,着力构建“七大产业集群、十条重点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同时,叶县科技创新生态也迸发出蓬勃活力。26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孕育创新基因,58家高新技术企业扛起研发大旗。
“2025年是规划衔接的关键年,我们将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工业发展‘蓝图’变‘施工图’、再成‘实景图’。”苏峥表示,当前叶县一条串联盐穴储气、尼龙新材料、光伏储能的产业链正加速成型,为中原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