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消费“双升级”推动河南经济稳中向新
时间:2025-05-16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

□赵西三

2025年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45.58亿元,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2个百分点,延续了“逐季加快”的增长势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健开局,新质动能不断涌现,尤其是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协同并进,推进全省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新、以新促稳的发展格局,有力支撑河南扛稳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产业与消费“双升级”态势明显

今年以来,河南持续贯彻落实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推出28条政策举措,以更大力度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消费潜能,协同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产业与消费呈现“双升级”良好态势,产业新赛道、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涌现,为经济向新开局提供了关键支撑,为全年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升级势头强劲。一季度,河南产业运行稳中向优,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产业升级势头强劲,为建设结构更优化、形态更高级、特色更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持续动力。从产业结构看,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其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均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6.7%,“三高一低”的产业增加值增速体现了河南产业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部分新兴产业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如先进计算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3%、37.6%、21.8%,展现出河南前些年在新兴产业上抢位、优势产业向新延链上的战略布局精准有效,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新质化转型的窗口期,为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牵引。服务业持续优化,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0%和14.8%,1—2月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4.6%、20.4%,分别高于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6.1个、11.9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产品结构看,高端化、智能化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省服务机器人增长1.4倍,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79.2%,服务器产量增长67.1%,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增长58.3%,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2.2%,超聚变、比亚迪、中州时代等龙头企业产能持续释放,泛锐熠辉、中原动力等专精特企业聚焦细分赛道加快产品迭代升级,特色优势领域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消费升级态势显现。受益于政策牵引和年轻一代消费者新需求驱动,全省消费在持续回暖中呈现升级态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0%,高于上年全年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新兴消费、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等高品质消费在消费分化中实现较快增长。一是新兴消费蓬勃兴起,消费新业态持续涌现,如“谷子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郑州大上海城、太康360等集聚了一批谷子店,快速成长为城市消费新地标、年轻人打卡地,显著提升了周边商圈的消费流量;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如迪空间·新能源汽车科普馆热度持续,蜜雪冰城全球旗舰店成为郑州打卡地标,胖东来流量猛增,锅圈食汇露营店引领户外消费新潮流,科文商旅跨界深度融合呈现消费新空间。二是数智消费表现强劲,一季度,全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电商直播纵深发展,郑州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乐谷电商小镇等载体平台把河南特色产品等推向全国全球。同时,智能化产品消费旺盛,一季度,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商品零售额增长95.1%,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38.5%。三是文旅文创消费活力充沛,河南文旅文创延续近年来出圈出彩态势,2025年1—2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4%,比2024年全年提高了16.0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接待游客2.9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5.73亿元,分别增长5.3%、4.8%,2025年“五一”期间省外来豫游客为2231.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42%,“只有河南”、洛阳“汉服”、信阳民宿等项目对全国游客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产业与消费“双升级”空间广阔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面对新形势,河南持续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也面临着不小压力,承压前行需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聚焦产业与消费“双升级”进一步拓展空间、释放潜力,以升级促增长,以新质促稳健,推动全年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产业升级潜力仍需释放。河南产业升级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潜力仍需进一步释放。一是产业结构升级潜力大,河南省统计局今年3月公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河南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占比较低,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的6.8%,营业收入占比为20.2%;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为16.7%。差距也是潜力,尤其是当前全国各地均处在新兴产业卡位扩张、未来产业抢先布局的战略机遇期,新赛道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河南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更加凸显,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上已经下了“先手棋”,发展空间广阔。二是产业数智升级潜力大,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飞速发展与加速渗透开启了新一轮产业数智升级新阶段,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第二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应用数字技术的企业占比51.1%,其中仅有18.0%的企业应用了人工智能,第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应用数字技术的企业占比42.1%,其中仅有12.5%的企业应用了人工智能,河南产业规模庞大、场景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后发优势明显,各类企业数智化转型积极性正在加快提升,以大模型助力产业创新、新品开发、服务增值空间广阔,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潜力巨大。三是产业创新创造潜力大,2024年河南省的研发投入金额1211.66亿元,排全国第11位,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称,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0.2%,也就是说尚有近70%的规上工业企业没有研发活动。近年来河南在创新体系上的战略布局作用尚未完全显现,加之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科技创新、数据驱动新产品开发、消费者参与产品创新等研发新范式加速渗透,新的竞争格局下河南各类企业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抓住机遇激发产业创新创造活力有着巨大空间。

消费升级潜力仍需挖掘。近年来,我国消费供给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传统消费供给过剩、需求乏力,高品质的新型消费供给不足、需求旺盛,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提振消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拓展数字消费、国潮消费、内容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空间,以消费升级带动消费放量扩容。河南人口、市场、物流优势明显,但高品质消费供给明显不足,消费升级潜力仍需进一步挖掘。一是消费业态升级潜力大,尽管我省消费出现了一些新业态新模式,总体上看河南消费业态相对老化,吸引年轻人消费、外源型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创新迭代速度不快,通过嵌入数字技术、文化元素等催生新型消费业态潜力巨大,同时,河南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国潮消费、二次元消费等新业态存在广阔空间。二是消费场景升级潜力大,近年来,消费新场景成为牵引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成都太古里、西安大唐不夜城、长沙文和友、合肥罍街等成长为全国闻名的融合消费现象级场景,河南拥有郑州二七广场、开封鼓楼广场等一大批消费载体,但场景融合创新不足,未来依托消费载体以场景融合升级吸引需求多元化的全国消费者具有广阔提升空间。三是消费品牌升级潜力大,近年来,顺应消费市场快速变化,全国范围内老品牌重焕生机,新品牌快速成长,线上品牌不断迭代,食品饮料、连锁餐饮、服装服饰、美妆彩妆、非遗文创、母婴用品、家居用品等细分赛道上涌现出一大批新品类、新品牌,河南在食品、服装、家居、文创等领域基础优势良好,通过设计赋能、数字赋能、文化赋能等加快老品牌焕新、新品牌成长的空间广阔。

深化“三个融合”促进产业与消费协同升级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破解消费供给结构性矛盾、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等提振消费的思路和举措。河南应把握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逻辑关系,深化“三个融合”,形成“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持续强化产业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翼支撑。

深化消费场景与新兴业态融合,探索场景牵引的业态创新。依托消费载体加快推进场景创新与业态创新深度融合,以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嵌入数智技术、文化元素等,吸引文创、音乐、茶饮、餐饮、露营等各类业态空间集聚、跨界融合,引导各类消费载体创设节会、展会、赛会等,推广蜜雪冰城全球旗舰店、锅圈食汇露营店、大新家居博物馆群等业态创新模式,催生“茶饮+文创”“美食+露营”“商业+文旅”等融合场景,培育场景牵引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吸引力的消费新载体和新业态。支持消费龙头依托消费载体和融合场景整合上游产业链,围绕新场景带动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消费数据与产业数据融合,推进数据驱动的新品开发。深入开展“一转带三化”“数字三品”等行动,通过搭建数据平台,推进消费数据与产业数据融合对接,加快把消费数据反馈到产业创新端,引导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及消费互联网平台合作,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挖掘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驱动产品设计革新和品类创新,推广众包设计、协同设计、消费者参与设计等新模式,开发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提高河南企业的消费捕捉力。引导河南企业积极对接全国范围的数据开发服务平台、行业大模型及智能体平台,利用外部数据分析机构加快企业新产品开发,推进数据驱动的新品开发,打造一批高度契合消费趋势的爆款单品。

深化产业链与内容链融合,培育内容为核的商业模式。当前,消费者呈现在线化、情绪化、个性化的鲜明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网民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长为5小时37分钟,优质内容成为企业传播品牌、吸引客户、拓展市场的重要支撑。内容链指的是基于产业链而产生的内容及其传播的链条,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产品态度和价值观,在消费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省企业在高质量内容创新上存在差距,应引导企业依托电商直播创新内容链,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内容服务商,引导企业探索内容为核的商业模式,打造一批线上新品牌,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强化河南消费品牌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作者系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