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鲜明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部署。”11月19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明毓表示,开发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培育新动能,巩固良好发展态势,全力把中国尼龙城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低碳化、高附加值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做大原料基地,夯实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稳步推进60万吨己二酸、60万吨己内酰胺等项目建设,持续做大做强尼龙原料规模,远期规划实现尼龙66聚合产能100万吨;同时,加快20万吨氨基己腈等关键原料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尼龙66生产基地。
完善生态体系,提升产业能级。按照“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高端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汽车轻量化、电子电气等高端应用领域材料,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攀升。前瞻布局10万吨/年特种尼龙生产基地,突破高温尼龙、生物基尼龙等“卡脖子”材料技术瓶颈。
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与尧山实验室、省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科研成果—技术应用—中试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尼龙新材料产业平台。围绕“高端化、绿色化、功能化”方向,重点攻关特种尼龙单体(如尼龙12、尼龙56)、高性能芳纶纤维连续化生产等前沿技术。深化“校企共建”模式,打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强磁场”,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提升保障能力,打造竞争优势。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提升要素配套精准度,围绕水、电、气等关键生产要素,克难攻坚、强化保障,努力将园区打造成要素价格洼地、营商环境高地、创新创业福地。完善“产业链融通发展”会商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融通创新,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全链条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践行绿色理念,建设智慧园区。积极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重点实施环境智能管理、公共服务提升、智慧工厂打造等工程;搭建重大安全风险在线监测平台,实现生产、安全、环保等环节实时精准管控。持续加大环保设施和环境监测设施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工业能耗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工园区。
开发区将以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南,以新作为扛起新使命,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谱写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魏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