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工作动态(28)

时间:2021-12-14 来源: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

 

28

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2021年928日  

 


本地速览

省政协调研组莅平调研《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  9月24日、25日,省政协副主席朱焕然带领省政协调研组莅临我市,就《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宝丰县、高新区的6家相关企业实地察看,通过听取企业负责同志情况汇报、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贯彻落实《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意见建议。在座谈会上,朱焕然指出,近年来,平顶山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并落实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希望平顶山市继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第一执法检查组到叶县、舞钢市、新华区开展检查   9月15日、16日,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组到叶县、舞钢市、新华区开展监督检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荣海带队。检查组先后到叶县行政服务中心、舞钢市真源制衣有限公司、舞钢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河南财盾服务有限公司、新华区政务服务中心等地,对“两条例”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召集当地人大、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家代表进行座谈。

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第三执法检查组到高新区开展检查  9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宏亮带领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三执法检查组到高新区开展检查。韩宏亮一行先后到安泰华矿用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猪八戒网平顶山八戒工场、河南宾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地检查,听取高新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部分企业家代表座谈并发放问卷调查,认真了解企业家对政府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第四执法检查组开展执法检查  9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荆建刚带领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四执法检查组,到宝丰县、石龙区开展监督检查。荆建刚一行先后到宝丰县五星石墨有限公司、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和石龙区嘉北科技、昌茂公司、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实地调研,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家代表进行“两条例”知识考试、问卷调查,听取相关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当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14次联席会议召开  9月17日下午,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14次联席会议在市政大楼317会议室召开,市发改委副主任贾小平主持会议,并就迎接2021年省营商环境中期评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42家市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及12个县(市、区)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我市公安机关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近日,我市公安机关推出多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包括为在平的新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提供电子通行证服务、为外省份居民提供身份证异地补换领业务等。新商户在相关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后,可在银行办理开卡,享受免费刻章服务,每个新公司可免费刻制公章4枚;户籍室实现全域办理居民身份证异地补领、换领;进入我市限行区域的货车可在手机上申请电子通行证,关注微信公众号“河南交警”,进入“通行证入口”,选择“平顶山”,阅读办证须知后,输入货车相关信息,点击提交即申领成功。

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支推动全省首单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落地  9月8日,在平顶山市中支的指导下,兴业银行平顶山分行根据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价格及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等因素,以5万吨碳配额为质押物,成功向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联合盐化有限公司发放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2500万元,并及时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这是自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河南省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湛河区首批60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持证上岗  9月15日上午,湛河区发改委召开湛河区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聘任会议,为首批60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发放了聘书。会议宣读了《关于印发建立湛河区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聘任湛河区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的决定》,并着重强调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营商环境监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突出重点,要积极履行好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的职责;三是健全机制,确保监督工作卓有成效。

 

【外市动态】

河南省司法厅多措并举优化公证服务  河南省司法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公证减证便民工作,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为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优化公证服务措施具体如下:一是开展“为受灾群众办实事”公证公益服务活动,二是优化涉企公证服务,三是疫情期间服务群众不缺位,四是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五是健全完善公证服务“绿色通道”。

新乡市封丘县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增进银企沟通和互信,畅通重点项目、优势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资金支持,推动新乡市封丘县“万人助万企”活动走实走深,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乡市封丘县政府决定建立封丘县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具体内容如下:月专题对接;建立季度分析机制;建立半年产融对接会机制;建立年度座谈交流机制;建立线上24小时对接机制

许昌禹州市“五项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企业涉法涉诉问题发生  在“万人助企”活动中,禹州市在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五项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企业涉法涉诉问题发生,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五项机制”具体内容如下: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主动服务机制,建立平等保护机制,建立依法打击机制,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洛阳市偃师区制鞋行业诉前调解工作室揭牌成立  近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法院、洛阳市偃师区制鞋行业协会联合举行了“洛阳市偃师区制鞋行业诉前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史旭阳,区制鞋行业协会会长于前进为“洛阳市偃师区制鞋行业诉前调解工作室”揭牌。史旭阳表示,该诉前调解工作室旨在通过整合调解资源、加强互通交流,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的专业优势,通过主动排查、发现、提前介入涉制鞋行业的各类矛盾纠纷,以便快捷调解实现诉讼当事双方省心、省时、省费用的效果。

【外埠信息】 

海关总署提出“十四五”将重点推进“五型”口岸建设  国海关总署9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增开放口岸28个、扩大开放口岸38个;截至2020年底,中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共313个;中国跨境贸易指标排名从2017年的全球第97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56位。中国海关总署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致力于在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口岸,高质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设。

司法部提出仲裁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式  9月14日,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2021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上指出,仲裁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带一路”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重要方式。并就提升涉外仲裁法律服务水平提出三方面建议。一要树立中国仲裁品牌,打造国际一流机构。积极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对标国际仲裁先进水平,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新目的地。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助力仲裁事业发展。加快培养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仲裁人才队伍。三要深化仲裁国际交流,拓展广度深度合作。推进建立健全仲裁国际交流合作新机制。

浙江嘉兴率先推行“综合查一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浙江嘉兴率先在行政执法模式上试水“综合查一次”改革,综合查一次”是行政执法方式的创新,梳理形成民生类、安全类、秩序类、服务类、公益类、环境类等6大类60个多跨协同场景,对应生成检查事项清单,共涉及19个部门,涉及行政检查事项1156项。目前该场景按照数字化改革V字形模式,做到由被动受案向主动开展执法检查转变,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平台自6月10日上线以来,节省执法力量60%以上,节省执法监管力量50%以上,企业受检次数减少80%以上。

全国首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在宁波市检察院挂牌成立  9月26日,宁波市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在宁波市检察院挂牌成立,该中心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市行政执法监督、检察法律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中有关营商环境投诉监督职责的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的首家营商环境投诉监督机构。该中心将受理市场主体反映的各级机关或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职或不正确履职,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办理与营商环境有关的行政执法违规违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违法等事项。市民可以通过12309来电、来信、来访等途径进行投诉,中心会对投诉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业务单位将在相关规定期限内反馈处理情况。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2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