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工作动态(22)

时间:2021-12-14 来源: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

 

22

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2021年810日  

 


本地速览

我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已为企业解决问题794个  截至7月30日,全市887家重点包联企业中,有750家企业反映问题1321个,已全部建立问题台账,明确了交办单位和办理时限。其中,需要县级解决的问题1173个、市级解决的问题113个、省级解决的问题35个。各县(市、区)中,鲁山县、宝丰县、汝州市收集问题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165个、154个、141个。全市收集的1321个问题中,已有794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副市长张弓到鲁山县调研“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情况  8月6日,副市长张弓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鲁山县调研“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情况。张弓一行先后到河南荣欣新能源有限公司、鲁山首创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鲁吉兰实业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万人助万企”活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情况,询问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现场分析研究解决办法。张弓强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及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企业和地方政府双赢。

我市科技型企业融资路演暨银企对接会召开  8月6日上午,我市科技型企业融资路演暨银企对接会在市行政服务综合楼召开,副市长刘文海出席并讲话。刘文海指出,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要真正把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科技贷”政策要求,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认真开展动产和权利融资服务。同时以“万人助万企”“百名行长助百企”活动为契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在此次科技型企业融资路演暨银企对接活动中,我市15家金融机构与200家科技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授信额度43.13亿元,投放额度23.35亿元。

我市召开“信易贷”企业白名单推荐工作会  7月28日下午,市发改委组织召开“信易贷”企业白名单推荐工作会。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信局、市银保监分局、市工商联相关负责同志和各县(市、区)发改委分管领导共计19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就“信易贷”企业白名单推荐工作的分工达成了共识,确认了白名单企业的申请条件、流程和上报时间节点,明确了“两有一合”的审核方式,建立了“信易贷”企业白名单推荐工作群。

我市金融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贷款五十多亿元  “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市金融局开展了金融系统“百名行长助百企”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各县(市、区)认真梳理涉及企业融资问题交办清单,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新华区、鲁山县、叶县、舞钢市、卫东区、郏县、湛河区、汝州市、石龙区分别组织金融机构为企业发放贷款16.58亿元、14.935亿元、7.44亿元、3.5亿元、2.5亿元、2.18亿元、1.61亿元、6030万元、1110万元。

宝丰县举行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聘任仪式暨“万人助万企”证照办理相关问题集中交办会  8月6日上午,宝丰县举行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聘任仪式暨“万人助万企”证照办理相关问题集中交办会。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苏明捷在会上强调,各相关单位一定要认清形势、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对于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按时办结企业反馈的问题。各位监督员要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及时反馈市场主体的诉求和问题为持续优化宝丰县营商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宝丰县开启“政银合作”新模式  7月31日上午,我市县区首家“政银一体化政务服务代办网点”在中国农业银行宝丰县支行营业部正式运行。该服务模式涵盖了人社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0多家单位的3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实现“就近办”。该县行政服务中心依托银行网点多、覆盖全、硬件好的优势,将政务服务延伸至银行网点。自6月中旬试运行以来,共为群众办理300多项业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高新区政务服务“云叫号”系统投用  8月2日,高新区政务服务全域预约“云叫号”系统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并接待了首批通过网上预约前来政务大厅办事的群众。“云叫号”系统包含151项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云叫号”全覆盖,并按照事项办件频率,对预约部门、时间、资源等进行合理配置。该系统启用后,到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任意时间段的排队号码,按照预约好的时间到办事大厅,在叫号机上面自助取号,节省排队等候的时间。

叶县扎实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走实  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叶县产业集聚区按照省、市、县工作安排部署,迅速行动,45名助企干部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建立投产企业、在建项目、拟落地项目“三个问题清单”,聚焦企业“急”“忧”“盼”的用工难、融资难、销售难等突出问题,坚持靠前服务,主动牵线搭桥,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宝丰县特殊时期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  近日,宝丰县行政服务中心教体局窗口完成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考虑到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群众线下跑动,有效减少人员聚集,该中心将532本教师资格证通过EMS快递全部免费邮寄到申请人家中。宝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特殊时期将中心疫情防控和政务服务两手抓、两不误。该中心采取线上办理为主,实体大厅办理为辅的政务服务办理模式,对确实需要到中心现场办理业务的进行合理引导,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人群扎堆聚集。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开展预约办理523件,答复电话咨询952人次,邮寄办550件。

鲁山县自然资源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土地办证问题  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鲁山县自然资源局主动作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土地办证问题。鲁山县自然资源局营商办接到企业的诉求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将重点问题提交局党组研究解决问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包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直接对接企业,精简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能同步办理的要同步办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涉及土地的急难愁盼问题。截止目前,收到企业诉求25个,已全部沟通协调解决,企业满意度达到100%。

 

【外市动态】

《河南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方案》印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5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跨省通办”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河南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重点任务五项:一是梳理通办事项清单、二是统一通办业务规则和标准、三是优化通办业务模式、四是推进点对点通办、五是深化“全豫通办”;保障措施三项:一是设置“跨省通办”服务窗口、二是建设“跨省通办”应用管理系统、三是强化“跨省通办”数据共享。

郑州市政府采购支付提速增效  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自2021年7月1日起,郑州市财政局将市本级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方式由直接支付调整为授权支付。截至7月底,累计完成授权支付521笔次9990万元,预算单位普遍反映环节顺畅、时间压减、效果良好。具体措施如下:“数据跑路”,服务对象“零跑腿”;放管结合,“全生命周期”监管;综合施策,营商环境再提升。

驻马店市泌阳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打造“不见面业务办理”新模式  近日,泌阳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通过升级远程平台服务模式,优化融合远程平台登记、缴纳税费等服务功能,完善了与金融业务的系统对接。现在,金融机构可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信息查询、申请登记、缴纳税费,实现登记、纳税、信贷服务无缝衔接。通过系统对接,该中心开通了受让人、抵押人、抵押权人与抵押财产转移登记一并抵押事项登记,根据共同申请和抵押事项约定同时办理抵押事项登记,并全面应用电子证照,逐步取消纸质证明,全力构建“不动产抵押登记+金融延伸服务联办业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不见面办理”。

濮阳市实现退税全流程电子化  为切实解决纳税人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濮阳市税务局大力推行退税全流程电子化工作。在濮阳市营商办的大力协调下,该局安排业务科室与市人行相关业务部门多次深入沟通,发现问题症结后提出优化方案,明确“在电子退税的发起环节,税务部门注明税款所在国库,并在每天10点前将电子信息推送到人行;取消线下纸质资料传递,人行国库部门确保在当天办结电子退库”。退税全流程电子化的实现,保证了退税在国库环节的办理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将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

鹤壁市新建商品房全面启动“家门口办证”服务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实行不动产登记“家门口办证”,为广大群众(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印发了《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实行不动产登记“家门口办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实行不动产登记“家门口办证”的时间范围、实施流程、注意事项等作出说明。       

洛阳市洛宁县出台“金十条”服务“万人助万企”活动  近日,洛阳市洛宁县“万人助万企”活动领导小组通过收集各相关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意见,针对企业在要素保障、政策落实、营商环境等方面反映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制定出台《河南省“万人助万企”活动洛宁县服务措施“金十条”》,助力企业发展。“金十条”具体内容包含:建立产业专项引导资金;落实惠企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优化“一区五园”场域载体作用;促进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良好政企、企业之间交流互动机制;鼓励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打造“万人助万企”综合服务平台。

 

【外埠信息】 

北京市废止42项“红头文件”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对牵头起草或实施的各类政策法规文件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工作。在本次清理工作中,共梳理评估了449个政策法规文件,废止了42项,其中包括《关于阶段性调整本市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关于出入境证件收费标准的函》等“红头文件”。这些“红头文件”会被分为4类,对于保留类文件,将形成相关法规文件汇编,作为普法教材;对于修订类文件,由文件起草处室适时完成修改工作;对于废止类文件,将形成《市发展改革委废止文件目录》,在北京市发改委政务网站向社会公开。

海南省全力开展营商环境大整顿活动  今年6月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掀起一场“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作为“查破促”活动的负责单位,海南省委组织部广泛动员全省161家单位参加并督导落实。海南省明确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明确要求,即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海南省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誓要塑好、端好、用好营商环境这个“金饭碗”。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达成合力,积极沟通,让政策落地落实,用制度集成创新疏“堵点”、消“痛点”。在此次“查破促”活动中,海南还动员省内各媒体积极参与,设专栏、开专题,截至7月底,已累计收集涉及经济发展、政策落地、工作流程、人居环境等问题3657个,推动解决581个,形成案例115个。

山东将整合形成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超市”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山东省网上“中介超市”整合运行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确定建设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超市”服务系统,将于2021年9月底前上线应用。根据部署,将按照“全省统一、集约高效、整合共享、分级实施”的总体思路,依托“山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和“山东政务服务网中介超市”资源及功能,整合形成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超市”服务系统,构建服务高效、管理规范、公平竞争、监管到位的中介服务市场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出台条例为中小企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日,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围绕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用地和获取使用厂房便利化、充实企业人才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鼓励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强化措施、完善服务,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共分九章,分别为总则、营商环境、资金支持、创业创新、市场开拓、服务措施、权益保护、监督检查及附则,共50条。《条例》提出,要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2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