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工作动态(18)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
(18)
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2021年7月13日
【本地速览】
市委书记张雷明在平煤神马集团调研指导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7月9日上午,市委书记张雷明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所联系的平煤神马集团,调研指导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张雷明强调,要积极主动帮助企业上项目,抢抓国家和省政策机遇,推动平煤神马集团当好转型发展的开路先锋;要坚持不懈营造良好环境,建立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开通政企“直通车”平台,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明确办理时限、经办部门和责任领导,提高问题办理效率;建立问题处理督导机制,实行周督导、周报告制度,以强有力的督察督办推动实际问题得到解决。
省“万人助万企”活动第四工作组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戚绍斌在我市调研企业经营发展情况 7月5日,省“万人助万企”活动第四工作组组长、省公安厅副厅长戚绍斌带领工作组,来到我市神马股份帘子布公司、天瑞集团调研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戚绍斌强调,对于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第四工作组将及时向省、市有关部门反映,积极协调解决;平顶山各级各部门务必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抓好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要选派优秀干部带着诚心诚意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结合自身掌握的政策、信息等方面优势,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荣海在舞钢市督导“万人助万企”工作 7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荣海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舞钢市督导“万人助万企”工作。张荣海先后到泰田重工公司、舞钢市公铁智慧物流港项目施工现场、中加钢铁公司等地现场察看,详细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问需于企、帮助解决问题。张荣海强调,要抓住契机解决一大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企业服务官要针对影响企业发展的疑难杂症,列出服务企业清单,与企业商量对策、形成合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副市长刘颖到宝丰县走访调研分包联系服务企业 7月11日上午,副市长刘颖带领市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来到宝丰县,走访调研分包联系服务企业河南亚坤实业集团。在助企座谈会上,刘颖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等情况,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困难,逐一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刘颖强调,要坚持项目为王、企业为先,围绕产业、企业、企业家做文章,扎实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开展;要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深入研究、主动服务、搭建平台,主动了解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精准施策,及时解决问题;要狠抓各项助企政策落实,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我市“万人助万企”活动迅速推进 近日,市金融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县(市、区)迅速行动,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各项助企活动有序推进。我市抽调专人,组建了分别由1名副县级领导担任组长的4个市级“万人助万企”活动服务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联系3个县(市、区),对每个县(市、区)选取不少于5家企业实地走访。市金融局牵头成立了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工程协调保障小组,组织专人分包联系重点企业,并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市人社局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本部门“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方案和返乡创业、职业技能培训两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迅速召开动员大会,出台实施方案,选派助企干部,推出强有力措施,硬核开展助企活动。
我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拟聘用名单进行公示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挥社会力量对营商环境建设的监督促进作用,根据平顶山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平顶山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平营商〔2021〕4号),经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荐,市营商办复核汇总,初步确定了40名平顶山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现已将拟聘用名单在平顶山日报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7月13日—7月21日(7个工作日),待公示无异议后,履行正式聘任手续。
宝丰县“百干联百企”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宝丰县纪委监委立足岗位职责,探索开展“百干联百企”活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该县纪委监委研究制定《宝丰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全县纪检监察系统组织开展“百干联百企”“访万企·解难题”活动的通知》,同时选定98名副科级以上纪检监察干部分包22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已走访企业318个(次),收回调查问卷613份,收集意见建议29条,发现问题21个,已协调解决问题14个,向有关职能部门下发优化营商环境督办函11份,查办损害营商环境案件3起,党纪处分4人。
【外市动态】
郑州市实行门诊慢特病申报鉴定全程网办 为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解决参保人员因慢性病长期服药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郑州市探索优化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经办服务,取消门诊慢特病申报体检环节,并实行门诊慢特病申报、鉴定全程网办,为参保群众提供了更加便利化的服务。门诊慢特病包括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重特大疾病门诊病种和重特大疾病门诊特药。改革过后,在申报期限上,由每年两次集中申报改为参保人员根据病情随时申报;在申报形式上,由实地申报改为网络申报,实行不见面办理;在办理流程上,群众参与的流程由3个降至1个;在办理时限上,由60天以上降至6天。
许昌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电子证照应用新场景 为切实减少群众办事所需材料,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许昌市多措并举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在全省率先推出了电子证照多场景应用。凡是持有河南省公安机关签发的居民身份证的居民,可通过“豫事办”“河南警民通”“i许昌”申领电子身份证、电子驾驶证、电子行驶证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场景,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没有随身携带证件产生的问题。截至目前,许昌市户籍派出所、出入境大厅、政务服务大厅利用电子证照为群众办理各类手续206件,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焦作市修武县住建局实现电子证照一次生成全网共享 为提升服务水平,焦作市修武县住建局大力推进电子证照工作,审批结果实现网上生成,证照数据全网共享。修武县住建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抽调精兵强将,按照“应制尽制”的原则,逐步逐项使各科室的工作数据和材料电子证照化,并同步将电子证照化数据和版式文件推送到了焦作市电子证照库中。同时成立联络小组,积极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组织进行人员培训,每周进行工作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在电子证照的数据抓取过程中与企业和当事人员反复核实,按计划稳步推进。
【外埠信息】
广州市出台“双统筹46条”重点产业带动 7月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成果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新闻发布会,会上重点介绍了《关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双统筹46条”)。双统筹46条从推动新兴产业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促消费稳外贸、着力推动服务业优化发展共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在保证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外,也将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强化重点产业带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江苏“证照分离”改革范围扩至全省 近日,江苏出台的《江苏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实施方案》,将“证照分离”改革范围扩大至全省。“证照分离”改革方式包括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即将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或者领域开展经营应办理的许可证全部纳入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将采取一些协同配套措施,推进电子证照归集运用、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力争在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
天津市不动产登记“交地即交证”改革落地 近日,天津市不动产登记“交地即交证”改革在滨海新区率先落地。“交地即交证”服务新模式,是由不动产登记部门将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工作向前延伸到土地供应环节,主动介入对接、靠前服务企业,把原来土地供应之后再进行不动产登记的串联办理流程,变成同步并行办理,实现了土地交付和不动产登记的“一站式”服务,这项新模式是不动产登记主动向各环节各领域延伸服务的一项创新。今年以来,该市资源规划局通过梳理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和土地出让的流程,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
湖南省印发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准” 7月8日,湖南省市场监管系统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通报会在长沙召开。该省市场监管局在会上正式发布了《湖南省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准”》工作规定。“十不准”工作规定包括不准在贯彻落实上级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不准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等方面违规设置审批事项,增设审批程序、审批条件、证明材料等,不准违规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强制企业接受中介服务,转嫁中介服务费用,不准制定或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区别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不准漠视群众诉求,在政务服务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回避矛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