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工作动态(7)

时间:2021-12-14 来源: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

 

(7)

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2021年4月27日 



本地速览

我市颁发首张《药品经营综合许可证》  4月26日上午,副市长刘文海为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河南连锁有限公司第一百四十三分店负责人颁发我市首张《药品经营综合许可证》,并对下一步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刘文海指出,在全市药品零售经营行业推行综合许可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和审批服务便民化指导意见、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继续深化改革,优化“一窗受理、一次申报、一并核查、一业一证”审批机制,要通过推广“一业一证、一证准营”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纪委书记李建民到卫东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调研工作   4月21日下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建民带领市纪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卫东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廉政教育、乡村振兴等调研工作,同时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汇报。李建民指出,卫东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实际行动,加强组织领导,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法治意识,打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市中院院长王辉到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走访调研  4月23日上午,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辉到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并就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在维权诉讼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座谈。王辉指出,要通过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严格司法的理念、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等措施做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医保中心通过“五字”联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近段时间来,我市医保中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念好“早、访、微、便、实”五字诀,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具体内容如下:立足“早”字,及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聚焦“访”字,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进行医保政策宣讲与实地座谈,开展便民宣传活动;围绕“微”字,开通了老年人“绿色通道”并完善健康码管理,开展帮办业务,完善服务设施;突出“便”字,线上线下有力结合,优化经办流程;注重“实”字,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为民服务活动。

新华区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新华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于3月底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同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业务代办服务。企业和群众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审批,或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情况时,可直接向这一窗口反映。对于窗口汇总的“办不成事”问题,该中心成立工作专班,与“办不成事”事项所属部门沟通确认、协调督促改进问题、加以解决,助力新华区政务服务效能再提升。

高新区擦亮“党建+代办”金字招牌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  今年以来,高新区电气装备产业园区不断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帮办代办服务进行充分融合,组建以党员和积极分子为主力的园区代办小组,秉持“园区多跑腿,企业少动腿”原则,坚持全程代办,送证上门,助力园区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园区共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投资立项、项目建设等代办帮办服务56次,其中企业开办方面35次,项目建设方面9次,企业发展方面12次。

叶县供电公司为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制定台区经理责任制  近日,叶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台区经理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部署,实现重点项目、重要客户办电用电“一对一”精准服务。该公司牢固树立服务责任意识,认真梳理迎评客户样本清单,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实行走访领导包靠机制,制定台区经理责任制度。台区经理主动向客户介绍企业各项服务举措和电费电价优惠政策,为客户解决问题与困难并及时征询他们在用电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与辖区内全部样本客户“一对一”常态化联系机制。

 

【外市动态】

鹤壁市淇县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企业“起死回生”  为帮助企业重焕生机,鹤壁市淇县政府以“依托周边的鹤淇电厂架设蒸汽管道、解决环保问题,承租闲置资源--庙口煤矿、建设新厂区,搭建平台(经营园区,引进项目)、巩固原产品、开发新产品”为具体举措,将企业列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实行“领导干部领衔+工作专班支撑+服务管家”服务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恢复生产经营中遇到问题;实施“信贷支持+资金监管+财务辅导”帮扶模式,有效防范资金使用风险,盘活利用闲置国有资产,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漯河市税务局留抵退税服务跑出“速度”与“温度”  为提升留抵退税办理速度,漯河市税务局积极推行“留抵退税精准达”服务机制,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识别适用留抵退税政策、符合退税条件的企业,第一时间通过“豫税通”税企沟通平台“点对点”进行推送提醒,全力降低企业享受政策“门槛”,组织业务骨干上门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同时,漯河市税务局探索建立留抵退税“流程清单”、“退库清单”,确保做好形成业务流程清单和退库准备。目前,全市留抵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1.9天,60%以上业务实现当天核准。

许昌市建立企业开办全流程服务机制提升企业开办效率与质量  2020年许昌市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实现了“一网通、一窗办、一次成、零成本、半日结”。该市围绕企业开办全流程,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整合为企业开办“一件事”;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个环节、一次办理;实行企业开办“线上0材料、线下1张表”申报;市本级为新登记企业提供行政章、法人章、发票章三套免费公章,推行税控盘发行及首年技术服务免费政策;依托企业登记电子化工作基础,将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

焦作市修武县税务局开展“承诺制”容缺办理服务让企业更暖心  日前,修武县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承诺制”容缺办理服务,助力税收营商环境再优化。“承诺制”容缺办理适用事项业务范围为信息报告、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务注销四大类49项业务。该县税务局在积极开展线上办税、“非接触式”远程涉税服务等的同时,对只能通过人工窗口办理和必须进厅办理的业务实行“预约+‘承诺制’容缺”服务,主动提供预约服务,开展错峰办理。截至今年,该局已累计预约进厅办理各类业务83户次,容缺办理40余户次。

新乡市新乡县用缪力精准之策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近日,新乡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管领导、服务中心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组成调研组,对企业座谈提出的企业开办的流程、时限、优惠政策等问题,调研组把入驻新乡县便民服务大厅的各项服务给园区管理人员细致耐心的讲解,同时组织选派两名精干力量定点联系,积极深入企业服务,建立政务服务帮扶热线,受理企业诉求,采取“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帮办协办”方式,专门为该产业园区提供政务服务,并进行全程清单式跟踪。

 

【外埠信息】 

上海市推出优化营商环境4.0工作方案  近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 持续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即上海优化营商环境4.0版),《上海优化营商环境4.0版》围绕优化政务环境、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5方面提出31项任务,共207条举措。其中包括:实现政务服务可网办能力达到95%以上;针对部分高频事项,实行“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在全市推广实施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和住所、经营范围自主申报,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登记“即报即办”等。

江西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江西省药监局在减免注册费用、压缩办事时限、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检查程序、支持企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出台了13项惠企政策措施,旨在支持江西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江西还要求除《药品生产许可证》核发、重新发证以及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外,药品生产领域的其它审批事项完成审批后,直接在《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上予以登记;取消开办药店设定的间距、数量等限制,不断优化药品经营领域营商环境。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行"免罚清单"机制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自2019年开始推行“免罚清单”机制,在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3月,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已对195家市场主体不予行政处罚,减免罚没款84.5万元。根据法定职责,执法人员在准确把握清单适用条件的前提下,严格规范不予处罚审核程序,对列入清单的违法行为“照单免罚”,对企业出现非主观轻微违规、没造成严重后果的,推行“首次不罚”、“首次轻罚”,并在事中事后监管过程中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企业提供更加包容的发展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社保数字化转型经办  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推进社保数字化转型经办,实现13项社保高频业务下沉基层全区通办,100多项社保业务融入网上人社、全国社保服务平台一网办理,50多项社保业务接入手机App掌上快办。该自治区探索建立了“全区联网互认、工伤信息共享、费用补助秒付、资金集中清算、全程智能监控”的就医结算模式,有效解决了工伤职工就医垫资压力大、报销跑路多的问题;创新建立“全区集中统一、数据全程在线、传输实时加密、跨行实名发放、网银秒级到账”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模式,养老金发放缩短至8小时以内,代发到账率、精准率达100%。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