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工作动态(6)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
(6)
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2021年4月20日
【本地速览】
我市印发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重点任务清单 为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我市近日制定印发了《平顶山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任务清单》)。该《任务清单》将我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分解为政务服务、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等16个专项,明确提高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等94个改革方向,确定了201项升级措施,并明确了责任单位,限定了完成时间,力争通过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推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实现2021年全市营商环境大副提升。
我市全面推行药品零售行业“综合许可”改革 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了《关于在全市药品零售经营行业推行综合许可改革的意见(试行)》,决定在全市药品零售行业推行“综合许可一业一证”改革。此次改革对药品零售行业兼营食品、医疗器械经营事项的审批条件进行标准化集成,实现“一次告知”;整合申报材料,实现“一表申请”;合并核查程序,实现“一次核查”;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并审查、统一出件”;统一“药品经营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一业一证、一证准营”,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我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平顶山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原则,有针对性地选取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者获取难度较大的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建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清单,明确核查方式,按事项逐一制作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并通过相关服务场所、网站和河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布。
【外市动态】
河南省纪委监委为优化营商环境六路实招剑指五类问题 河南省纪委监委印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聚焦五类现存问题: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担当不够、履职不力;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新官不理旧账”、因班子换届、岗位调整不兑现承诺;不规范使用审查调查措施。实行六项优化举措:开展“访万企·解难题”活动,深入了解市场主体需求;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政策制度落实落地;执纪执法,真查实纠;严肃查处诬告陷害,及时查处;规范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提升治理能力。
安阳市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 近年来,安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创造了“互联网+政务+金融+多场景便民应用”的安阳政务服务模式,打造了全国地市级智慧政务“样板间”。其中,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市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二是以抓好政务服务立法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三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
漯河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公章集中智能管控 从4月6日开始,漯河市行政服务中心对进驻实体大厅的市直单位行政审批专用章进行集中智能管控,实行专柜保存、授权登录、影像核验、定向调章,用章过程中印章使用人员不接触印章。目前,漯河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两个办事大厅均专设行政审批专用章统一保管区,对涉及发改、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行政审批部门的33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实行集中智能管控。同时,在办件量较大的服务窗口推行行政审批专用电子印章,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驻马店市上街区通过靠前监督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效能 驻马店市上街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靠前监督、精准监督,督促该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政务大厅设立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件事”专窗和“一窗”兑现惠企政策专窗,购置个体工商户智能秒批系统,个体工商户开办“秒批秒办”,促使企业开户缩短至1个工作日。截至目前,该区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和“快递+政务服务”等方式,实现1675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1643项“不见面”审批。
新乡市辉县市实现企业登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标 今年以来,辉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窗口积极推进名称自主申报,住所承诺制,全程电子化登记以及“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现场办;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企业登记时间由2个工作日再次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实现了企业登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外埠信息】
海南省推进营商环境监测站(点)建设 海南省贸促会已在全省建成24个营商环境监测站、160多个监测点,初步形成营商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海南省贸促会海南营商环境监测体系由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三级构成,监测中心设在省贸促会,监测站设在海口和三亚贸促支会、产业园区和商协会等机构,监测点设在国有、民营和外资等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监测,可以如实了解企业意见与评价,及时总结梳理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发现整改问题并推动政策完善。
西安市航空基地跨省通办聚力航空产业协同发展 西安市航空基地先后同山东省滕州市、北京市朝阳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双方将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全面开展交流合作,促进航空产业对接,以优良营商环境为纽带,合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今后,涉及到合作双方企业登记的相关业务,均可进行异地受理、属地审批、政务专递等,有效满足各类企业群众异地办理需求,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搭起不同区域间服务企业群众的“便民桥”。
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业务再出新举措 天津市规划资源局近日发布通知推出多项举措,加快“不动产登记一网通”改革,实现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办理,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和便利度。这些举措包括安排专人专岗、落实一次性告知、加强数据保障、扩大不见面办理范围、推动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等;设置‘不动产登记一网通’业务窗口,安排专人专岗;不得限制线上预约量,根据线上业务量情况及时调整窗口设置,优先保证线上预约需求及线上各项业务实现高质高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