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工作动态(5)
营商环境工作动态
(5)
平顶山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2021年4月13日
【本地速览】
平顶山市推进“政银通办”打造群众身边的政务服务 4月12日下午,平顶山市召开“政银通办”工作第一次推进会,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愿强在会上传达《关于印发〈推行“政银通办”服务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工作方案〉的通知》。会议指出,“政银通办”依托银行网点辐射范围和智能服务终端分布宽度优势,通过在全市具备条件的银行网点设立“政银通办”服务专区,采取前移政务服务综合窗口至银行网点、投放“政务服务一体机”、将政务服务事项入驻银行智能柜员机等方式,延伸政务服务受理渠道,打造群众身边的政务服务大厅。
各县(市、区)召开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满意度调查工作推进会 近日,各县(市、区)相继召开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满意度调查工作推进专题会议,落实4月6日全市联系服务企业推进会有关精神,安排部署各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联系企业工作。各县(市、区)在工作推进会中对当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整理疏导、自查总结并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全力做好样本企业对接及走访工作;同时,向各地各部门传达会议精神及服务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为企业解难题,真服务,全面提升企业满意度。
市中级法院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征求意见座谈会 4月8日上午,市中级法院副院长刘鹏华带队到市司法局,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律师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对市司法局、律师群体积极支持配合法院工作表示感谢。会议指出,本次征求意见座谈会是进一步做好后期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真听意见、听真意见、真实整改的态度,主动对标查找、弥补自身不足,为优化平顶山市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外市动态】
鹤壁市淇滨区“三项行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鹤壁市淇滨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统筹监督力量、细化措施程序,持续开展“护航”行动、“暖心”行动、“清风”行动,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营造“干部干事不受礼、谋事能成事,企业办事不求人、安心能创业”的良好氛围,打造淇滨营商环境良好品牌,坚决纠治作风沉疴顽疾,保障淇滨区全区党员干部能谋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漯河市司法局“五个一”法治护航服务企业发展 近日,漯河市司法局开展服务企业“五个一”法治护航行动,选派30名局机关县级干部、科室负责人担任“企业法治服务管家”,30名优秀律师作为成员,以派驻一批“企业法治服务管家”、组建一批“法治体检小分队”、开展一项专项整治活动、构建一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一批企业法治文化阵地为具体举措,与30家行业代表性强、成长性高的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挂钩结对,提供专业、精准法律服务,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商丘市住房公积金“商转公”贷款业务实现顺位抵押 商丘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创新工作方式,使住房公积金“商转公”贷款业务实现顺位抵押。该创新业务办理模式在维持原商业个人住房贷款抵押登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办理公积金贷款第二顺位抵押权的方式,实现了不需借款人自筹资金结清原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即可直接发放公积金贷款到原贷款的商业银行账户,来冲抵原贷款余额。目前,商丘市12家商业银行均可办理商转公贷款业务,商转公业务自2020年12月上线以来,放款金额达到1.3亿元。
驻马店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优化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近年来,驻马店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围绕全市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工作要求,创新财政工作思路,全面落实财税支持企业复工达产政策,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方式, 深入推进企业服务工作,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发挥财政调节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全市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安阳滑县人民法院推进行业调解跑出法治“加速度” 在滑县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速裁快审于一体的滑县联合调解中心,该中心采取专业调解+行业调解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需求。同时滑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派驻诉调对接中心入驻联合调解中心,全程协调对接指导委派、委托调解案件的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营造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焦作市修武县供电公司采用“一户一策”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 4月7日,国网焦作市修武县供电公司组织供电服务人员开展全量用户客户走访活动,对2020年以来公司新增的小微企业和非居民电力用户的生产经营、用电质量、服务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实行“一户一策”,并对走访时填写的“一户一策”调查表和走访调查表进行收集整理,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定制私人用电服务优化方案,助力企业用电更优质、更放心。
【外埠信息】
沈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 沈阳市坚持以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该市全力推动“一网通办”,项目可网办率达100%,154项热点服务实现“掌上通办”,58项便企利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15项便民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同时深化工程建设审批改革,搭建“多规合一”平台,优化重点审批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建立市区两级领导帮扶企业责任制,截至目前,已有10166名干部深入11282家企业纾困解难,累计解决企业诉求问题8869件。
成都市高新区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7条举措 成都市高新区制定发布了《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21—2022)》(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从巩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就、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维权和纠纷解决的服务效能、提高生产环境安全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四方面入手,出台27条举措,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推动知识产权案件快速查办,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北京市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大检查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全市启动开展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行动,聚焦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纳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开展检查国家相关文件落实情况、检查政策宣传培训落实情况、检查信息化平台建设落实情况、检查“局处长走流程”落实情况、检查窗口服务落实情况等五大检查落实行动。本次行动将针对五大方面的检查,成立综合评估组、专家和企业评估组、媒体评估组,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调取、窗口暗访和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找准问题、边评边改、打通堵点。
辽宁省营商局三措并举推动营商环境新突破 辽宁省营商局多措并举推动营商环境新突破。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确立工作路径,围绕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近期12项重点任务,研究确定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限,并逐项任务分解,确定分管领导、责任人和各小组成员;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明确重点任务,围绕企业群众最关心的痛点堵点问题,加强重点任务指标考核;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激发成果优化,推进形成一批营商环境与“数字政府”建设有机结合的工作成果,探索一条“营商环境+大数据”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