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篇优秀案例之九】平顶山市人社局:紧盯企业所盼 打造“人社服务”样板 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时间:2024-06-28 来源:平顶山市人社局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平顶山市人社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人社服务质量,创新建立县级干部指导服务制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切实达到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的目的,积极打造“人社服务”样板,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人社工作满意度。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章立制促长效。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人社局党组坚持大事大抓、常抓常议,2023年例行周研判周调度33次,把企业服务做实做细做好。主要负责人带头体验“一把手走流程”,受到市政府肯定。二是建立健全机制。市直部门中率先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奖惩暂行办法》,明确激励约束措施。组建“青年仲裁员”“社保宣传员”“就业服务员”三支队伍,随时了解企业需求、掌握动态。强化闭环服务,事前指导,事中服务,事后回访。坚持市县联动,确保走访服务无死角、全覆盖。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建立县级干部“三包三联”指导服务制度,持续坚持人社业务与企业服务常态化一体推进、深度融合,探索开展“一揽子”“菜单式”“订制式”服务,累计服务企业1000多家、特色产业链12条,协助90家企业解决用工1780人,解决用工、社保、资金等问题159个。

(二)人社快办优服务。一是更多事项“简便办”。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累计取消相关证明材料186个。梳理承诺告知清单24项。二是关联事项“打包办”。梳理整合86个事项为10项“打包办”业务,只需到一个服务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一次就可以办结。三是高频事项“提速办”。事项办理时限整体缩减92.3%,四项许可事项17个子项全部即办,压缩比97.9%。目前,市人社局245个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18个事项实现“全国通办”。四是服务下沉“就近办”。依托61个“社银一体化”网点打造社保便民“15分钟服务圈”,可办142项高频率社保业务,受到省社保中心推广应用。

(三)保障要素惠企业。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5万人,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省调度会上典型发言。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招聘780场,解决企业用工10.1万人。发放创业贷款8.78亿元,开业、运营补贴694.3万元。全国“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河南专场活动在我市启动,受到国家、省有关领导好评。二是社会保险持续扩面提标。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1.7万、68.9万、43.58万。累计减缓社保费2.1亿多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562.65万元,为2969家企业核定稳岗返还补贴5913.98万元。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全省工伤预防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工作全省先进。三是职业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开展“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我市“双城”建设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2023年技能培训30.7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54万人、高技能人才6.46万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我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参加省赛实现金牌零突破。高标准谋划推进平顶山市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已于2023年12月作为白龟湖科创新城首发项目开工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依法行政保公平。一是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培育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4家。“集中要约”3289家企业与39.9万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二是不断加强劳动监察执法。持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和攻坚行动,连年名列省政府考核A级,“党支部联建、政企协作”新模式得到省人社厅肯定,6个地市来我市交流学习。三是有效提升调解仲裁效能。协同劳动监察、法律援助加大农民工工资案件速裁力度。建立规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17个,结案率和调成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五)以企为本谋创新。一是开展柔性执法。充分运用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规劝提醒、走访约谈等柔性措施,助企针对性补齐劳动用工、人才招聘、工伤认定等人社法规理解适用短板。累计服务企业340余户次,涉及15万人次,依法免予处罚42起轻微违法案件,让人社执法既有力度更具“温度”。二是强化监督机制。与市中院加强裁审衔接,确立劳动保障联动机制。政务服务窗口评价全覆盖,企业群众诉求按期办结率100%。出台劳动监察《“十必须、十不准”工作制度》。将等级评价、执法等结果在“信用平顶山”公示,增加执法透明度。三是示范创建引领。电子劳动合同工作被确定省人社厅试点。作为省人社厅唯一一家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试点,不断深化服务先于执法探索,与平煤集团等20余家企业建立温情执法联动机制,现场行政指导10余次,被推荐为全省服务型执法示范点。

三、工作成效

2022至2023上半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我市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迈入全省优秀梯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三大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社会保险持续扩面提标,“就近办、简便办、打包办、提速办、加班办”等便民利企服务成为常态。市人社局先后获评“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先进集体”“人社快办行动”全国试点城市、全省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省人社系统先进单位和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试点单位、全市“放管服”改革先进单位、“优质服务窗口”标兵和“标准化”示范窗口。我市高新区皇台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获评全国“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