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篇优秀案例之三】舞钢市:实施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时间:2024-06-17 来源:舞钢市营商办

一、背景介绍

舞钢市深入贯彻落实“项目为王”理念,多措并举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在与企业座谈中,我们发现许多改革举措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工业项目建设单位由于很少实施建设项目,对整个工程建设审批流程不清楚,受限于综窗人员的业务能力,企业很难获得全面的审批指导。二是相关单位派驻大厅的工作人员对部分专业的审批事项,只能照单收材料,说不清楚材料该怎么准备,影响审批效率。三是并联机制、主动服务机制落实不好,除重大项目有县级干部调度外,小微项目很难获得相应服务。基于这些难题,舞钢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投资项目全进入、涉审事项全委托、生命周期全服务”的理念,成立全省首家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专区,整合各单位专业审批人员,实施“12345”创新集成改革,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研判至不动产权证核发全生命周期代办、审批、协调等服务,从体制、机制上彻底破除工程审批堵点难点。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一个平台。按照“一个平台议事、决策、审批,全审批流程牵头、统筹、协调”的总体机制,全市投资项目涉审事项和水电气暖报装等公共服务事项一律进驻“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通过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实现投资项目审批从“串联式供给”向“并联式供给”转变,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打造“一站式”投资服务新平台。

(二)实施双向赋权。严格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将投资项目涉审事项权力向科室集中,并派驻首席代表进驻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负责审批监管工作。签订《行政审批权力事项委托书》,13个部门将205项投资项目涉审事项权力委托服务中心负责投资项目审批管理。中心对于委托事项行使最终审批权,中心对审批行为承担内部责任,有关部门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三)优设三个部门。中心由分管副市长兼任主任,发改、自然资源、住建、政务服务等四个部门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市发改委统筹负责日常工作。中心设置3个部门,分别为市发改委牵头的受理代办部,主要负责项目前期把关,为项目量身打造审批指导单,倒排项目审批计划,调度代办队伍,统筹项目进展和审批进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的保障服务部,主要负责相关用地、水电气等要素资源的保障,牵头打造标准地;市住建局牵头的联审联批部,主要负责全流程审批事项办理,分类制定最优审批流程,负责联合图审、联合测绘、联合验收、交验即发证等审批环节的组织协调。

(四)推行四个一站式。一是实施项目生成“一站式”体检。改革项目审批流程,对项目落地进行全面体检,中心针对新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能否占用林地、是否违背其他强制性国家政策等进行全面预审,给企业一个明确的答复,如果不可行,则直接告知其取消投资意向或变更实施地点,减少企业资金投入;如果可行,企业即可进入详细规划设计阶段。二是实施项目要素“一站式”保障。中心组织相关单位提供用地、水电气等全要素保障服务。根据项目需求,最高按照“九通一平+技术包”标准打造“标准地”,解决项目等地“卡脖子”难题,助力项目快速落地。三是实施项目审批“一站式”办理。建设项目在土地整理、出让前项目策划生成阶段,通过前置审批服务、合并审批事项、容缺办理、告知承诺制等措施,压缩审批时限,一天之内拿到“四证三表”,即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建设工程规划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同时报装好电表、水表、气表,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各部门提前介入服务,进行联合验收,同步发放不动产证,实现“交验即发证”。此外,审批中实行进度可视化管理,挂图作战,审批进度上墙,倒逼审批效率提升。四是实施项目代办“一站式”调度。组建帮办代办队伍,每个乡镇街道确定1-2名帮办人员,产业园区确定2-3名帮办人员,帮办团队由中心统一调度,作为中心和企业的桥梁,协助企业准备审批资料,每周报送企业准备进度,为辖区内企业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

(五)落实五项机制。一是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机制。涉审单位的工程审批专用章一律授权给中心统一使用。二是实行审批默认许可机制。对进入中心的投资项目相关审批事项,首席代表未提出书面反对意见的一律代表主管部门默认同意。三是实行审批清单个性化制定机制。通过集中研判、踏勘,为项目制定个性化的审批事项指导单、流程图,引导企业快速办理手续。四是实行土地出让前政府统一服务机制。由中心统筹实施环评、文物勘察、水土保持方案等评估评价事项,企业拿地后,承诺按照评估评价报告执行,即可完成相应审批。五是实行材料一次性申报机制。所有在中心运转的材料,企业只提供一次,变“一证一次办”为“一事一次办”。

三、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一站式”服务,舞钢市为每个投资项目量身定制了审批流程图、事项指导单,跟踪互动解决疑难问题,做到了项目签约前“贴上去”,主动沉下身宣讲有关投资项目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审批中“全程代”,帮办代办人员主动上门服务,项目考虑整体全面、问题清单明确清晰、能力表现专业自信;项目开工后“跟到底”,做好项目上门回访,及时牵头发起竣工验收,真正变“企业跑”为“政府推”,助推项目落地、达效,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得到优化和提升。截至目前,服务中心进驻首席代表18名、代办员18名,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已实现投资项目最多跑一处,在推动简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等方面成效明显,改革举措深受企业欢迎。受理代办部已牵头研判项目127个,其中,研判不通过项目12个,只需办理备案、环保等手续的简单项目52个,为63个项目制定审批指导单。联审联批部已为11个项目提供“联测联验”、“交验即交证”、“交房即交证”等集成服务。保障服务部建立与自然资源部门各股室业务协同机制,及时掌握土地报批、出让进度,为实施出让前政府统一服务打下良好基础。实施“交地交双证”服务模式(即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同步核发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推行企业申请“零材料”,实现拿地“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