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篇优秀案例之一】汝州市:“三个注重”打造政采营商新高度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汝州市在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苦功、谋真招、见实效,从企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入手,注重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责任管理,夯实采购需求、预算管理和监督管理。一是明确政府采购需求管理责任。严格按照“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项目实施监管,从源头对拟实施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审核,要求采购人从项目需求调研与分析、编制与审核、公示与反馈、调整与变更、监督与评价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确保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廉洁。二是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责任。为确保政府采购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制定完善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规范编制流程和方法,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履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责任。牢固树立“无预算不采购”的理念,在采购项目执行环节,对超出采购预算、无预算的采购计划一律不得实施采购活动。加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管理,对辖区内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严把监督关,灵活运用关注、约谈、提醒等行政指导手段进行监管,在日常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醒,推动代理机构由程序合规向专业化转变。
(二)注重流程管理,打造高效、透明的采购环境。一是一网通办,高效办理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与预算一体化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深度对接、融合,政府采购实现“全程零跑腿”。二是全面准确,打造透明公开流程。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确保采购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公开,有效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三是前置调解,打造柔性执法流程。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各行业间竞争压力较大,难免出现争议,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我们采取“轻处理、重调解”的柔性执法方式,在投诉处理环节,前置调解机制,合理合规化解采购矛盾。
(三)注重措施管理,保障企业获得感。一是减免涉企保证金,利企政策保障到位。汝州市通过全面取消政府采购领域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鼓励招标工程项目以保险、保函形式代替现金保证金,约定政府采购合同预付款;二是“信用+承诺”制,助企政策落实到位。简化供应商资格条件的审查,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供应商只需提供规定格式的书面信用承诺书,即可替代相应的资格证明材料,简化了政府采购程序,切实为企业减负,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三是构建融资渠道,惠企政策执行到位。充分发挥政府桥梁作用,主动协调金融机构优化办事流程、建立绿色通道,积极向业主单位和企业宣传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策,强化合同管理和备案效率。
三、工作成效
2020年至2023年,汝州市连续四年荣获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宣传媒体--政府采购信息报评选的“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汝州市财政局获“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突出贡献单位”。2022年至2024年,汝州市财政局连续三年荣获财政部中国政府采购报“优化营商环境卓越奖”。
(一)落实政府过紧日子
建立预算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督,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坚持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优化采购方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确保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
(二)提升政采服务效能
一是强化协调联动,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全过程业务协同、贯穿互通,较以往的“纸质盖章”“至少跑两趟”到“全程网办”,采购时限平均缩短3个工作日。二是明确信息公开,全部采购信息网上可查,成交结果告知采购当事人,促进了公平竞争,增强了供应商对采购活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三是设置前置调解机制,缩短了政府采购投诉事项处理周期,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又提高了采购效率。
(三)保障企业获得感
一是通过提高政府采购合同首付款比例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参与市场成本。二是通过严格落实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及价格评审优惠等政策,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惠及中小微企业。2023年,汝州市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10.22亿元,中小微企业占比97.8%。三是通过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保障政府采购项目高效高质完成。截止目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合同融资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