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提升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政策的理解
时间:2025-09-17 来源:平顶山日报 浏览次数: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组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2024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再次部署降低物流成本工作,将“降低物流成本”的表述进一步完善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阐述了战略框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作出部署。“全社会”一词为继续推进降成本工作提供了新方向,降低物流成本不是单一环节、个体层面,更是要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阐释与理解。

目前,平顶山市物流业发展形势向好,总体保持增长态势,“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初具规模,培育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经营主体,通过创新驱动打造物流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物流影响力提升。2024年,全市完成铁路货运量9115.04万吨,同比增长0.6%;完成集装箱运输量157108标箱,同期增长11.6%。物流“豫军”企业4家,位居全省第七位;国家A级物流企业10家,位居全省第七位。截至2024年4月,河南省网络货运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网络货运和数字贸易企业180余家,实现产值100亿元,纳税超过2亿元。今年8月,平顶山(以卫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枢纽经济先行区被纳入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将成为河南省枢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关键是保证物流服务质效,提升物流系统运转效率,有必要在把握好其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基础上,发挥物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其一,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依靠虚拟经济,更要充分认识到实体产业的优势。实体产业的关键特征是大量货物的流动,今年5月,平顶山市6家企业入选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带“源头工厂”。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的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更为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其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以实现新供给和新需求动态平衡为目标,打造高效的物流体系,使其成为供需双方调整策略的先行信息源。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时将引发生产力跃升,更高效的物流体系能够加速新需求向供给方的信息传递,形成供需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这也契合了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产品在市场中被接受和推广的原理。例如,智慧云仓通过数字化分选、机器臂装卸、二维码溯源、远程控制智能冷库等数智运用与科技赋能,使云仓供应链管理体系更为高效,产品标准化建设更为有效,加上“AI+物流”和空间计算等技术,还可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黑灯化”操作。

其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依靠新质生产力。首先,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与精确度。例如,作为全国首批、河南省唯一的5A级网络货运企业,中原大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全面连接的物流网络,打破数字信息孤岛,优化供应链体系,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和装载率,从而大幅降低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其次,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将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高效运用并实现价值变现的关键,以沟通管理过程中的正外部性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向物流行业输送具备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其积极效应不仅体现在所处岗位,也将沿着整个物流链条传递,加速效率变革,推动成本降低。最后,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在物流行业表现为脱离实物运输的新型物流服务产品,例如平顶山市原赫物流有限公司聚焦“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探索“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引入智能调度系统,正在构建覆盖豫中南的运输网络。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与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

2024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深入理解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

其一,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3)》显示,物流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9%左右,其中货物运输及配送环节碳排放占比达到85%。近年来,平顶山市积极构建高效低碳运输体系,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全市适水货运量达2000万吨以上,相较公路、铁路运输,碳排放可分别降低90%、60%,推动该方向的运输结构调整将获得显著的绿色低碳效应。

其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驱动力。全面绿色转型意味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的绿色转型,具有在供应链、空间、行业等维度的溢出、协同效应。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也是交通运输业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是连接不同维度下多个主体的关键经济活动,绿色发展的制度、理念、技术将随着物流活动向其所对接的各个经济主体传递。自2023年以来,平顶山市持续加强对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精准治污,有序开展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煤炭、钢铁行业清洁运输比例分别为96.3%、82.5%,均高于省定80%以上的目标。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关系

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到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将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有效激发国内需求,与致力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物流成本与交易成本密不可分,交易成本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划分为制度型交易成本和契约型交易成本,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与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系。

其一,减少制度型交易成本有助于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从成本结构看,中国全社会物流成本中主要是管理费用高于发达国家,而管理费用除《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制度》提及的管理人员报酬、办公费用、教育培训费用等支出外,还有大量因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带来的耗费。如不同地区对运输过程中违规行为的罚款、复杂的运输资质证照办理等支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致力于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这能够为物流企业营造更加透明、稳定的制度环境,降低制度型交易成本即全社会物流成本中的管理费用。制度型交易成本的降低减少了物流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使物流企业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核心业务,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其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助于减少契约型交易成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并非单纯地降低物流服务价格,而是要在构建高效率、集约化、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实现整体成本优化。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程中,高性价比、高效率的实物流通服务得以形成,这不仅优化了线上消费的客户体验、提升了消费者购买力、有效激活了内需市场,还依托物流活动产生的大数据,为企业提供数智化决策支持服务,进而打破区域市场的封闭状态。以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以及头部制造企业为例,通过与物流数据的深度对接,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信息准确地传输至生产端,为企业合理调整生产规划、开拓异地市场提供了有力参考。从契约型交易成本角度来看,物流成本降低使得交易过程中信息传递更加顺畅,交易双方的沟通与协调成本大幅减少,从而降低了契约签订与执行过程中的成本,促进了市场的统一与整合。

(执笔: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李宁 张永凤 祁淑玉 王芳 张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