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环境 厚植发展沃土 ——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观察之一
时间:2025-07-22 来源:平顶山日报 浏览次数: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区域形象的“金名片”,而且是一座城市经济软实力、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要以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为工作导向,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服务好企业,持续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在7月14日召开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37次联席会议上,市发展改革委分管营商环境工作的负责同志对参加会议的26家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提出了要求。

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强化改革创新,持续在完善政策体系、以评促改、提升投诉举报案件办理质效、提升涉企服务作风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经营主体26268户,实有总量达451954户,同比增长3.84%。

我市实施信用监管诚信工程,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一业同查”,涵盖生态保护、交通运输等44个领域130多个检查事项;推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教育处罚,今年以来共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7528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116条和行政处罚信息382条;创新“数字见证”模式,采用“数字见证+现场见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流程“数字见证”,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内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去向可查、责任可纠。今年以来共见证服务项目936宗,涉及金额60.6716亿元。

为营造稳定公正的法治环境,全市公安机关以“歼击25”“云端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共立案侦办涉企犯罪案件26件,涉案价值14193.43万元。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今年以来共批准逮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33件48人。法院系统持续打击强揽工程、强迫交易、欺行霸市等犯罪行为,重点打击合同诈骗、非法集资、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秩序犯罪,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案件12件。我市发挥省、市投诉平台作用,健全营商环境投诉案件调查处理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办理企业投诉51件,其中省平台31件、市平台6件、其他途径14件,共为企业协调解决欠款100万元,签订还款协议820.51万元。

为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我市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对已上线“一件事”的承诺时限整体压缩了43.6%;针对国家和省级要求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先行先试,目前均可线下办理。同时,新增了新房办证、房产证明查询、维修资金征缴、水电气暖过户4个特色“一件事”。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386309件;全力推动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压实《平顶山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80条改革工作责任,实行台账式管理,季调度工作进展情况。截至目前,经营主体“一业一证”改革、电子营业执照集成应用、建立“双书同达”信用修复机制等44条改革举措已完成,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价值转化等36条改革举措正在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同时,我市强化数据赋能,持续巩固扩大“四电”(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材料)建设应用成效,探索采取“653”工作方案,通过构建可信电子材料支撑体系,实现电子材料应用于各类审批系统的新路径。目前,通过“四电”支撑690个事项实现“免证可办”,办件数量9549件,共减免身份证、电子证照、电子材料三种类型材料14323份。新房办证、维修资金征缴等30余个场景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张身份证自助办理,自助端、豫事办可实现查询类和办理类101个事项“一证可办”。

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监督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强化改革开放引领,完善升级政策支撑体系,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评价质效,狠抓企业诉求响应,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和权益保护机制,以点状突破带动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升级,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