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潘洁 王雨萧 张晓洁
行至年中,中国经济走势备受关注。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中国经济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
迎难而上 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细看上半年中国经济答卷,底盘之“稳”的特点十分鲜明。
“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稳住经济大盘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3.1个百分点。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可谓来之不易。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变乱交织,美国推出一系列单边关税措施。同时,国内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调整阵痛持续释放,部分行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正视困难、沉着应变。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各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各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应对外部困难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提振发展信心。
动能累积 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回看上半年,消费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成为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
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盛来运说,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
消费新动能持续拓展的同时,产业新动能也在不断壮大。
1至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
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不少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应用实现提质增效,目前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
一个个新鲜出炉的数据,从不同维度勾勒出中国经济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轨迹——
三次产业中,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服务业“压舱石”作用突出;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过30%,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达53.3%,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上半年,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人流、物流、资金流持续改善,经济循环更加畅通……
“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盛来运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
坚定信心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近期,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分别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4个和0.2个百分点,而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维持总体稳定,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我国经济预测。
“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盛来运说,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同时,多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和实践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近段时间,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盛来运说,现在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运行的基础还需要加固。下阶段,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谋发展。中国经济劈波斩浪、穿越周期、稳健前行,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