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龑
纵观党百年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发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上,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作用,并在伟大实践中完善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根本遵循,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既体现在物质生产方面,也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只有植根于本土和民族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树才能开花结果。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二者互相融合、贯通,才能使中国的发展更加稳固长久。自建党以来,我们一直非常注重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自从“两个结合”提出之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提升到新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挖掘我国文化中蕴含的价值意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坚实的历史、文化以及群众基础,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顺应文化发展的需要。
高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历史的眼光深刻把握了“三大规律”,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理论创造力,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活、最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旗帜在当代中国依然高扬。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理论自信,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强的政治意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路径
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特别是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包括文化实际成功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明确提出坚持“两个结合”,必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百年建设历程告诉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 “两个结合”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扎根于中国大地,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是“两个结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阶段,时代变迁需要新理论的支撑,而以时代和经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起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核心价值意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把“人民”的理念根植于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践证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一定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作为发展实践主体,是促进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理论成果就失去了实践基础。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具有指导作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种风险挑战,迫切需要立足时代前沿,观照重大现实,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把握历史主动,在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两个大局”中,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