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闫增旗)7月4日上午,走进位于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市慧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公司董事长石汉生和来自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副研究员宋巍博士及企业科研人员围着一台精密仪器,正探讨企业生物制品胆红素提纯参数相关问题。
“这套胆红素反向扭转式提取系统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不仅大幅提升了胆红素的纯度,更让生产工艺朝着高效、节能、智能的方向迈进。” 石汉生说。
该公司去年投入847万元研发经费,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一家集生物制品萃取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市慧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着与郑州大学、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目前,该公司拥有26项新技术专利,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项称号。
相距不远的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内,数字化中控大屏实时显示着各生产环节的工艺参数。据该公司总经理杨晓鹏介绍,炭化车间采用的车底式炭化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炉内温度均匀,有效保障了焙烧成品率和制品均匀性。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及研发合作交流机制,拥有三个省级研发平台和一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该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4.5%以上的研发费用,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
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背后,是石龙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决心与行动。近年来,石龙区紧紧围绕“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目标,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心剂”。
该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联动创新。同时,该区扎实构建产业研发、要素交易等全方位服务平台,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围绕产业需求打造创新链条。
科技创新成为石龙区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如今,该区已建成5家省级创新平台、15家市级平台,实现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拥有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