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发展沃土 用营商换“赢商” ——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时间:2025-04-23 来源:平顶山日报 浏览次数:

在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殷殷嘱托指引下,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始终秉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以“政策直达、科技创新、要素保障、营商环境”四轮驱动,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在这片9.5平方公里热土上,71家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共生共荣,奋力谱写“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协同发展时代篇章。

政策精准滴灌:

打通惠企“最后一公里”

“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化作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政策找企业”的创新实践。

2月27日,在河南林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发区政策辅导专家正向企业管理人员详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参与评价应具备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条件……”这是该区今年开展的第3场“上门送策”活动。通过“一对一”精准辅导,帮助企业申报省创新型企业,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以前翻文件找政策,现在政策追着企业跑。”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这种“管家式”服务在开发区已成常态。平顶山三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但跨境业务曾让企业备感压力。“去年海关总署出台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新政后,开发区联合海关上门辅导,帮助我们打通了直达欧美市场的‘快车道’。”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制度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开发区创新建立“惠企政策池”,明确专人收集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河南省“科技惠企新十条”等政策200余项,形成“政策匹配—精准推送—申报辅导—效果追踪”全链条服务机制。2024年以来,通过尼龙城高质量发展课堂、企业家座谈会等开展政策解读12场次,覆盖企业管理人员300余人次,政策知晓率、兑现率均达95%。

政策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平顶山奥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2020年投产以来,产值年均增速超30%,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3亿元,创历史新高。“超量发泡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技改项目获批省级智能工厂专项补贴300万元,让我们有底气冲击年营收7亿元目标。”副总经理赵立峰表示。

科创生态赋能:

打造民企“创新策源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发区深谙此道,着力构建“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尼龙纤维全流程实验室、尼龙工程塑料全流程实验室等37个研发平台在此集聚,形成覆盖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的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走进平顶山中科瑞景气体有限公司展厅,第十届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第四届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特别提名奖等牌匾熠熠生辉。“我们研发的世界首套己二酸尾气纯化法生产装置,既摒弃了氧化亚氮传统生产工艺的安全隐患,又使生产成本降低30%,实现进口替代。”总经理钟少勇介绍。

科技创新“倍增效应”在园区处处显现:平顶山三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粘扣带高速织造工艺改造,将生产效率提升40%,国际市场占有率跃升15%;其开发的耐高温尼龙材料突破260℃热变形温度,填补国内空白……2024年,开发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

“我们要让每个创新细胞都活跃起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明毓表示。数据显示,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突破75%,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要素保障筑基:

激发成本“洼地效应”

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倾力打造的金字招牌。

开发区为企业量身定制要素保障方案:非采暖期天然气价格稳定在每立方米3.16元,工业用水价格降至全省最低的每吨2.0元。12.3公里的公共管廊如动脉般贯穿园区,企业可按需接入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总投资52.7亿元的尼龙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其中50MW分布式光伏已并网发电,预计今年底每度工业用电价格将比国网同期降低0.1元。

2024年,开发区通过要素价格调控,为园区企业让利1.5亿元。据测算,到今年底每度电可降低0.1元,要素成本“洼地效应”愈发凸显。平顶山奥峰新材料财务总监算了一笔账:“水电气综合成本较周边开发区低18%,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800余万元。”

成本优势叠加配套升级,形成强大“磁场效应”。投资1.2亿元建设的专家公寓群配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共享实验室,以低于市场价30%的租金为高端人才筑巢;职工社区打造“15分钟品质生活圈”,24小时便利店、共享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2024年签约的固态电池产业园、20万吨可降解塑料等1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6.6亿元,其中70%的投资者坦言“要素成本优势和配套水平是选址决定性因素。”

随着年吞吐能力500万吨的平顶山港即将开港,园区货物将通过沙河、淮河、长江直供长三角,物流时效提升72小时。选择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就是选择“成本洼地+服务高地”双重红利。

营商环境润企:

厚植发展“热带雨林”

深化产融对接,畅通融资渠道。4月3日,尼龙新材料产业银企对接会召开。针对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推介项目(企业)融资需求,建设银行平顶山分行等10多家银行围绕支持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宣讲融资政策(产品),围绕融资堵点和卡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解决办法。

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工商银行为奥峰新材料提供1.2亿元技改专项贷款,建设银行推出“专精特新贷”支持三信新材料跨境业务,解决资金难题,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开发区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融入血脉,构建起市委书记牵头的专班推进机制,省委常委担任尼龙产业链链长,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发区班子成员分包项目,甘当“店小二”和“服务员”,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累计解决用工、审批、融资等难题286件,推动青岛奥峰、中科瑞景等企业实现倍增发展,福建恒申集团、浙江嘉兴庆联纺织集团等头部企业先后到开发区投资兴业。

潮涌尼龙城,奋进正当时。在这幅壮阔画卷中,71家民营企业正如璀璨星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让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的殷切期望。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优质的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