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民营经济迈向智造新时代
时间:2025-10-22 来源:平顶山日报 浏览次数:

10月20日,在位于高新区的河南格林普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质量管家”正为企业提供从体系搭建到认证指导的全程服务。质量提升3个百分点的背后,是一套精细化的数字管理体系在发挥作用。

在伊顿公司平顶山工厂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导引车穿梭往来,寥寥数名工人注视着屏幕,智能仓库与AGV系统无缝对接,仓库库容提升80%,订单响应周期缩短40%……

今年以来,我市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和生产流程数字化重构,推动传统产业实现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

数字化改造的平顶山实践

在平顶山,一批民营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逆势增长,成为行业标杆。

伊顿公司平顶山工厂作为国内首批引进外资及技术建立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内中压开关行业的领军企业。

2025年,该工厂聚焦智能仓库与AGV系统两大核心模块,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生产运营的全面革新。智能仓库系统使原本需要5人管理的仓库现在只需要一个人,仓库库容较传统仓储提升了80%,物料种类繁杂、换料流程繁琐等难题得到根本解决,库存准确率提升至99.9%。AGV系统则实现了与智能仓库的无缝对接,为物料转运提供高效解决方案。这一系列变革使该工厂成功削减20%至50%的人力成本,订单响应周期缩短40%。

平顶山天晟电气有限公司投入1.5亿元实施数智化改造,重点升级2号立体非晶变压器车间。通过智能排产系统、全自动铁芯叠装设备等技术赋能,产品定制响应速度提升40%,交付周期从25天缩短到15天至20天。

数字化改造不仅提升了效率,而且带来显著的绿色效益。天晟电气的非晶变压器能耗较传统产品降低40%,年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

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布局露天矿山无人驾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率先提出“绿色智能无人矿山”概念。该公司将矿山开采与互联网、物联网、无人驾驶、绿色能源相结合,利用5G通信、北斗导航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生产系统。

该公司通过探索创新“露天矿山无人驾驶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矿山复杂工况下的精准定位与避障难题,实现单矿作业效率提升30%,人工成本降低60%。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0亿元,成为平顶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典范。

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市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化数字赋能。

2025年7月召开的全市工业企业专题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和个性化转型需求,明确不同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重点,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推动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实现产业数字化。

市政府着力开展精准产融对接,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同时,我市扎实开展“学查改·以企观政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要求各级干部沉下去,面对面与企业深入交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并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高新区创新引入“质量管家”定制服务,推动68家企业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6家企业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百名博士进高新”行动,为55家企业匹配博士专家50余名,成功破解技术瓶颈10项,促成12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标准引领方面,该区引导企业抱团参与标准制定,抢夺行业发展话语权。截至目前,辖区企业已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项、团体标准10项、行业标准17项。

今年以来,全市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0家、数字领航企业1家、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1家、服务型制造创新企业1家,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转型标杆。

数字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市民营企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从经济效益来看,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明显下降。伊顿公司平顶山工厂通过智能仓库与AGV系统的深度融合,每年节省的人工成本可达百万元,生产运营效率最高提升60%。天晟电气订单量猛增,生产计划排至2026年1月。

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数字化改造帮助企业开拓了国际国内市场。伊顿公司平顶山工厂获得了中东地区8000万元外贸订单。天晟电气的产品覆盖国内20余个省份以及全球80多个国家。跃薪智能的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全国20多个大型露天矿山。

从创新发展来看,数字化为民营企业注入新动能。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8家,占全市的22.4%;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60家,占全市的23.2%,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市第一。

在数字化浪潮下,平顶山的传统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主动创新、市场的积极引导,共同汇聚成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 田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