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为尼龙、聚氨酯、聚碳酸酯等下游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从传统“煤城”到现代化工业新城,我市以“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为战略目标,在“十四五”期间书写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2.20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6和0.2个百分点。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的不懈努力。
五年间,我市坚持“创新引领、‘两城’带动、项目支撑、绿色转型”的发展路径,在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上持续发力,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产业转型:从“一煤独大”到“多点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市彻底打破“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构建起“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尼龙城的转型实践堪称典范。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昔日的煤炭经多道工序转化为尼龙66切片,再加工成工业丝、帘子布等高端产品。2024年,全市尼龙新材料产能突破300万吨,尼龙66工业丝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7%。如今,中国尼龙城已汇聚企业项目200余个,尼龙66盐、切片产能稳居亚洲榜首。
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内,8英寸碳化硅单晶生产线正加紧调试。这项技术填补了河南省空白,高纯碳化硅粉体产能已跃居全国第一。在新能源领域,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装机达55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比重达5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我市以“两城”建设为引擎,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中国尼龙城和白龟湖科创新城如同两台强劲的发动机,带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尼龙城在“十四五”期间实施重点项目71个,完成投资超100亿元。白龟湖科创新城则从“一张蓝图”到“形象初显”,落地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尧山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个。
“十四五”期间,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7群12链”加速成势,中国尼龙城产值突破千亿,尼龙新材料、新型电力装备和高纯碳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和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被中国炭素行业协会授予“特炭之都”称号。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4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17.7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2.57%,创建成为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
创新驱动:从“要素依赖”到“动能转换”
白龟湖畔,创新活力涌动,尧山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加紧调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中试设备。
40公里外,中国尼龙城的自动化生产线将煤化工产品变为高强度工业丝,发往30余个国家。
“十四五”期间,我市把创新摆在发展核心位置,白龟湖科创新城与中国尼龙城形成“双核联动”,让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5年来,全市创新平台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尧山实验室、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平台相继挂牌,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创新生态的完善催生了成果爆发,除己二腈外,对位芳纶、固态电解质膜等一批关键技术相继突破,2024年全市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13项。
创新主体的培育同样成效显著。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2.0%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90%,全市创新型企业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8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是5年前的3倍。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1%,高于全省28.2个百分点。
项目支撑:从“基础薄弱”到“能级跃升”
“十四五”期间,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夯实发展根基。
5年来,全市累计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100余个,总投资超1.2万亿元,其中2025年收官之年安排27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5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较上年增长14%。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从“十三五”末的1个增加到5个,50亿元以上项目达21个,项目质量和规模实现双跨越。
基础设施建设迎来“爆发期”。交通领域,焦唐高速、平鲁快速通道等建成通车,焦洛平、平漯周高铁加快建设,“X”型高铁主骨架快速成形,“两环九放射”快速路网逐步完善,沙河平顶山港即将开港运营,鲁山机场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网正在形成。能源领域,投资57亿元的平顶山储气库、52亿元的深地盐穴储氢项目开工建设,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抽水蓄能电站、国家风光储实证试验平台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建设方面,投资20亿元的火车站区域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实施,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智慧停车场等民生项目加快落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从煤城到“新城”,从跟跑到领跑,我市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的精彩答卷,必将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更强劲的力量。